希哲序言
      “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时光如涛荡泥土,砥柱触天立中流”。这部文集,大致记录了我这一生的奋斗,自然,就在一个侧面记录了我所处的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中国那个不断革命又不断“改革”的伟大、动荡而风云变幻的时代。出版了,不愿它“藏之名山”,惟愿它留给历史,助后人感受和研究这个时代,有所裨益。
2022年元月
​​​​​​​      第一至第六篇介绍:文革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极左倾向发展到极端,社会的上层和下层都聚集了广泛的不满,爆发了拥周拥邓反毛的“四五运动”,随之是1976的十月政变。从此中国在邓路线下转向向右的发展,直至89-64的镇压,彻底斩断了文革式民众造反运动的传统,左翼自此打入地下接受专政。而反共的极右翼则流亡海外组织了“海外民运”。中国国内20余年,是社会的上层和下层右翼专政独步的天下。资本主义私有化的“改开”全面推行和兴盛。中国的两极分化和阶级的斗争空前激烈。希哲先生文革中曾冒死反潮流批极左,公开逆鳞毛和中央文革,但感到邓后此时的中国,主要危险倾向已不再是左而是极右了。于是转身呼唤和扶植海内外的左翼运动从新复苏,以抗衡极右和矫枉。他特别呼吁左派站出抓住阶级斗争最尖锐的通钢事件,针对刘晓波等右翼发布的全面私有化《08宪章》,拿出左翼的社会主义宪章来:“社会健康发展需要左右平衡的两个轮子”。在此形势下,更发生了薄熙来代表的上层邓左翼意图向传统红色有所回归,而遭到温家宝代表的共产党上层右派联合社会右派严厉扑灭的重庆事变。希哲先生在海外通过互联网向国内鼓吹了“挺薄运动”。随之,习近平上台,明显延续了薄熙来向左纠偏的事业,宣称建国后的前后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希哲先生认为这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积极肯定了习近平,坚决支持了习近平中央。这期间,社会又发生了许多舆论焦点问题。这文集的第一卷,便主要是希哲先生对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评述。
      第七至第十二篇 介绍:“你爱祖国,祖国爱你吗?”,这句话挑拨了多少中华爱国志士与祖国的关系。但希哲先生不受挑拨。他是今天海内外十几亿华人,唯一一位竟被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全中国之地皆禁止入境之人,因为他的批评。但这一切丝毫不能动摇他的爱国之心和爱国主义立场。虽流亡海外,他坚决地反台独,“一条一条剥去台独走火入魔的看家谬论”;针对日本对台湾、钓鱼岛、南海的野心,是他最早提出了中国必须强调二战胜利果实,日本必须恪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不得逾越的立场。香港,他指出了港独黑暴发生的根源,正在于中共错在政改,违反了香港回归后管治方式也应“五十年不变!”。2008年,海外反华势力大举围攻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希哲先生在互联网上毅然鼓动了“全球华人保卫奥运火炬运动”,这是近年中国有规模的左翼运动的起点。同时,在他的游说下,1949后海峡两岸本不共戴天的五星红旗与青天白日旗,形成统一战线,第一次在世界各地为保卫奥运火炬并肩同挥。希哲先生驳斥了海内外公知和民运反华右派在西藏新疆等问题上的谣言和谬论,又为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历史和现实合法性,提出了他的理论。2019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海内外反华势力对华造谣,希哲先生最早最坚决地揭露和驳斥了这类谣言,最早组织动员了武汉民众向美国政客的谣言发出了公开的质疑,维护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对美国爆发的“川白之争”和美国必将愈趋严重的宪政危机,及中美关系中美友好作出了多方评论,最后,用孙中山先生“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伟大遗嘱,作为压卷。希哲先生这第二卷的文章,是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记录。
      第十三至第十八篇 介绍:自文革被“彻底否定”,89运动被扑灭,“苏东”社会主义集团瓦解变天,经典的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出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民主的本质是什么?左翼运动的历史角色又是什么?这些就一直是摆在中国左翼甚至世界左翼思想家面前的最重大理论问题。希哲先生半世纪总是走在中国思想潮流的前沿,他自然不断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和迎战这方面左右翼发生的论辩。最代表的文章,是《关于毛泽东晚年“走西方英美资产阶级民主路”的思考》,《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与陈云的远见 ---与阎淮的晤谈》,《美国民主演进的经验与中国民主化的道路》和《与郭松民论“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和“新社会主义”》等等文,都在此卷。
      同时,为贡献历史的记录,希哲先生将其青年时代最重要最广泛流传并最具国内外影响的两篇文章《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和《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也附入了这卷。希哲告诉我们说,半世纪来,他的思想是有演变和修正的,特别是对毛泽东现象在各时期表现的思索。但他的基本的观察和评论,还是正确的,是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的。最后,再附加了部分他的诗词和散文。
      一介平民思想家竟半世纪不懈活跃于社会舞台,虽历九死不悔,深远影响着国家和几代的青年,古往今来几人?希哲先生有“浩然之气”。有浩然之气,方能有浩然之文。魏文帝曹丕《典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希哲先生似之。​
欢迎留言到作者E-mail:xz7793@gmail.com